首页

夫妻主

时间:2025-05-29 21:06:50 作者:“人工智能+”开辟就业新空间 浏览量:64327

  又有一批新职业、新工种上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近日发布公示,拟新增17个新职业、42个新工种。

  很多新职业、新工种的出现,映射出产业变革新趋势、社会发展新需要。比如,拟增加的42个新工种中,在“生成式人工智能系统应用员”职业下增设“生成式人工智能系统测试员”工种,在“动画制作员”职业下增设“生成式人工智能动画制作员”工种。这正是人工智能大模型持续迭代升级并加速赋能千行百业的体现。

  人工智能加速发展对就业的影响是深刻的。人工智能催生了大批新职业,为劳动者提供了更多就业选择。根据行业报告数据,到2030年,我国AI人才缺口将达到400万人。层出不穷的技术应用意味着新需求、新变化,让新职业拥有无限可能。越来越多的劳动者尤其是年轻劳动者可以在人工智能领域中发挥才能、绽放光彩。

  另外,这些新就业岗位也对劳动者素质提出更高要求。可以看到,人工智能创造的新就业岗位主要集中在技术、研发、服务等领域,这将促使就业结构向高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但同时,一些传统岗位会被取代或转型,就业面临结构性挑战。

  人工智能时代已经来临,越来越多的行业中出现人工智能的身影,一些行业及其从业者也开始享受到其带来的效率红利。面对越来越快的信息生产、传播、转化、更新过程,各行业从业者都需要积极拥抱新的时代,主动适应变化,提升就业竞争力。当下正值求职招聘高峰期,不少高校毕业生正朝着这些新职业方向努力。相信这些求职者已经在扩充专业技能,以便更好地适应行业和岗位需求。

  对于广大劳动者而言,要想跟上人工智能时代的脚步,还有赖于政策支撑。近年来,我国着力优化人才培养结构,鼓励高校和科研机构增加人工智能相关专业和课程,加强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开发,培养人工智能领域的高水平人才。高校、企业也在通过加强合作,共同推动人工智能产业与人才发展的良性互动。

  从社会保障层面来看,通过完善劳动法和就业促进政策、建立灵活的就业保障机制、构建协商机制平台等措施可以有效应对人工智能对就业的影响。加强相关职业技能培训、增强人机协作,则可以从实践层面缓解当下面临的转型升级压力。

  (中国经济网)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中国黄岩岛上空现双彩虹景观

京唐城际铁路是连接北京市城市副中心与河北省唐山市的高速铁路。该工程起自北京城市副中心综合交通枢纽站,终至河北省唐山市既有唐山站,途经北京市通州区、河北省廊坊市、天津市宝坻区、河北省唐山市,线路全长约148.7公里,设计最高时速350公里。

中国唯一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庆祝成立70周年

墨竹工卡县试点范围内,曲果岗塔群遗址是首批普查的对象。该遗址是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的发现点,始建年代不详。现存塔群遗址由9座废弃佛塔及1座完整佛塔组成。

哈尔滨文庙推出冬季旅拍新体验 传统文化融入冰雪元素

在沙漠光伏资源高效利用方面,“塞上江南”也跑出“加速度”。在宁夏腾格里沙漠新能源基地,220余万块光伏板如龙鳞般依次排开,汇成一片“蓝色海洋”。

最高检印发维护弱势群体合法权益民事执行检察监督典型案例

在吸引人才方面,FMI认证体系的成功落地将带动更多境外证书机构的引入,形成人才集聚的“强磁场”,吸引更多国际化高端人才聚集。同时,依托FMI先进的知识体系、培养模式和管理制度,也将加快培养一批具有国际视野、与国际接轨和有国际竞争力的紧缺人才,从而推动区域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

李强签署国务院令 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

从2023年12月18日,积石山6.2级地震发生后的50多天时间里,李智敏带领的小分队几乎就没有离开过灾区,晚上搜集整理资料,白天就一个山头一个山头地走,地质灾害评估,他们得向大地要答案。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链接文字